2017年高校毕业生人数将近800万人,大学生就业难已经不仅仅是一句口号,其实,大学生就业难的局面不是一方面因素决定的,因为在大学生就业的过程中,面临着来自学校、来自家长、来自同学的多方压力。
一、大学生就业面临来自学校的压力
全国各大高校参差不齐,本科院校、专科院校、高职高专等的分类可以说是大学生就业要面临的第一个门槛,很多企业对岗位的要求是本科及以上,甚至是研究生及以上,在某种程度上,对于专业院校以及高职技工类的院校的学生来说,是一种很无奈的压力,学历的门槛个人无法突破,而就算是本科学历,也会面临211院校、985院校以及更高学历的学生的挑战。除此之外还有来自专业的压力,像会计、计算机、语言学、法律等看似高大上的专业,但实际上由于报考的人数居多,实际上就业率并不高,学生的就业压力也是很大的。
二、大学生就业过程中来自家长的压力
家长在大学生就业过程中扮演很重要的角色,家长普遍都比较好面子,希望孩子能够进入国有企业甚至可以考公务员、事业编,进入国家机关工作,有些学生其实在校招的过程中收到很多企业的录用,但是碍于家长的压力,不得不放弃,而去选择去和几十个人争夺一个铁饭碗,结果也不一定非常理想,因而无法第一时间就业。
三、大学生就业面临来自其他同学的压力
刚进入大四,所有的同学都在一次次的参加宣讲会,经历一轮又一轮的面试,在刚开始由于大家处在同一个起平线,并不会有心理压力,但是随着校招的推移,面试的机会越来越少,而周围找到工作的人越来越多,很多没有找到工作的同学就会开始心慌,进而导致在接下来的就业过程中不够谨慎,急于求成,甚至不能完全的发挥自己的实力,这种的心理不平衡会导致就业压力越来越来,就业过程越来越难。
大学生是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群里,因此在大学生就业的过程中,社会各界也在持续跟进报道,而随着每年毕业生人数的增长,就业也只会越来越难,大学生面临的压力也会越来越大,希望社会各界在关注的过程中,能过给予更多的关爱,让大学生能够自己去发挥,去创造更多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