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已快接近尾声,大学生就业问题也是整个暑期最热闹的话题,很多大学毕业生也有了自己的新工作,对于那些迟迟没有找到工作的毕业生,该如何警惕招聘陷阱,收获一份满意的工作呢?
1、警惕传销陷阱
传销害了一个又一个涉世未深的大学生,大学生就业初期,最容易因为经验不足和求职心切,陷入传销组织的深渊,难以自拔,一定要多了解传销的模式,在遭遇被骗时,能第一时间辨别是非。
2、警惕虚假职位
大学生就业时,一定谨慎选择模模糊糊的岗位,以及过高的薪资,这里也有可能是招聘陷阱是向你招手,或者是做保险、陪酒、收账等与自己实际要求极不和谐的销售岗。
3、警惕克扣押金
有的单位会要求入职者必须缴纳一定的保证金,或者必须先卖出多少数量和额度的产品才行,应用型人才培养工程提醒大学生就业时,如果遇到这种情况,多多谨慎,交出去的保证金会很难回到手中。
4、警惕试用期陷阱
有的单位给员工的试用期工资特别低,但当试用期一结束就会被各种理由辞退,大学生就业一定要睁大眼睛,劳动法明确规定,试用期最长不得超过6个月。
5、警惕劳动合同陷阱
很多企业会有理由不与求职者签订劳动合同,同样,很多大学生就业时,根本不具备自我保护意识,还以为这样可以不被套牢,要记得劳动合同是对自己在单位生涯中最好的保护。
6、警惕五险一金陷阱
求职时,看到的一切有可能只是一个幌子,比如有些单位明确写明各种五险一金等待遇,但到了发工资时随意克扣工资,没有加班费,不给节假日,等于变相使用廉价劳动力,大学生就业时,这种现象一定要引起重视。
7、警惕皮包公司陷阱
也有的公司利用虚假身份和地址注册多家公司,并承诺给出优厚的待遇,并不限制学历要求,大学生就业时,一定要小心是皮包公司,往往发工资时会逃之夭夭,甚至还要求职者缴纳保证金,而不返还。
8、警惕做免费劳动力
有的企业摆着招聘的信息,实则只是幌子,他们会利用招聘名义,把人招进来,然后要求求职者做各种工作,设计、策划、文译等职,无非是想占用劳动果实。大学生就业时一定要分清真假。
大学生就业不只是找个挣钱的工具,工作乃是生活,一份好的工作能够让人生更辉煌,在复杂的就业形势下,求职者一定要谨防陷阱侵害。为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同时帮助企业更好的寻找有用人才,全国应用型人才培养工程联合各行业优秀企业制定岗位人才培养标准,将岗位要求引入高校,使学生在校期间即可掌握企业岗位要求,优先对口专业。
应用型人才培养工程提醒广大毕业生,大学生就业初期,一定会面临各种困难,但只要有真本事,有适应社会岗位的能力,以及辨别是非对错的能力,一切都会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