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万企千校职业技能鉴定网!
咨询电话: 4006-010-699(工作日8:30-17:30)
万企千校职业技能鉴定网
打好教育扶贫“四张牌” 全力推进教育脱贫攻坚
发布时间:2020-09-01 21:26:06

 33个贫困县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全省平均水平,所有贫困县小学净入学率均达到全省平均水平,50个贫困县初中净入学率达到全省平均水平,贫困地区学校办学条件显著改善,与非贫困地区的差距不断缩小……2016年以来,河南省紧紧围绕《河南省教育脱贫专项方案》明确的“保障学业、支持事业、促进就业、助力产业”四方面重点任务,注重打好学生资助“保障牌”、改善条件“发展牌”、职业教育“技能牌”、高校扶贫“智力牌”,推进了教育精准扶贫工作深入实施,贫困地区教育事业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一批贫困家庭通过教育脱了贫,教育惠民、富民作用有效发挥。

  一、打好学生资助“保障牌”,确保贫困学生完成学业

  “不让任何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近日,河南省18个地市教育局局长及10个省直管县(市)教育体育局局长,纷纷为学生资助政策代言,全面宣传贯彻落实国家及我省各项学生的资助政策。

  学生资助是重要的保民生、暖民心工程,是教育脱贫攻坚和促进教育公平的重要政策措施。近年来,河南省着力打好资助“保障牌”,建立了覆盖从学前教育到研究生教育各个阶段的资助政策体系,实现了对所有学段的全覆盖、对公办和民办学校的全覆盖以及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全覆盖,资助项目达30多项,从制度上保障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2016年秋季学期以来,河南累计资助建档立卡家庭学生309.71万人次,做到了“应助尽助”,确保每一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入学并及时获得资助。

  为了让资助政策落地见效,将资助金及时准确地送到需要帮助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手中,河南省还结合实际创新工作办法,加强资助政策宣传,实施了“八个二”工程,即:上好两节课,在入学和毕业时对学生各上一节学生资助宣传课;印发两封信,做好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致初中毕业生的一封信》和《致普通高中毕业生的一封信》的发放工作;发放两张卡,向建档立卡学生和家长全面发放资助明白卡、温馨告知书(卡);开展两次大型活动,即“诚信校园行”系列宣传教育活动、“学生资助宣传日”主题活动;树立两类典型,评选表彰宣传资助工作单位典型和受助学生励志典型;打造两个网络宣传阵地,建立健全学生资助工作系统内部、外部网络宣传阵地;拍摄两部宣传片,筹备拍摄河南学生资助工作专题纪录片和资助政策公益宣传片;建设两个宣传培训基地,对全省学生资助宣传工作人员定期轮训,为落实好资助工作创造良好条件。经过实践,这些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得到了国家和省际脱贫攻坚考核组的充分肯定。

  二、打好改善条件“发展牌”,扶持贫困地区教育事业

  从“小而差”到“小而美”, 从“翻山越岭”到吃住在校,从“一师难求”到“安心扎根”……一幕幕乡村弱校“变形记”,正在中原大地的广袤乡村和偏远深山上演。

  2016年,河南省在全国率先出台文件,把加强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作为提高农村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的突破口,不断加大对贫困县项目资金和师资的支持力度,改善贫困地区学校办学条件,提高贫困地区教育整体水平,促进贫困地区教育事业发展。

  在实施义务教育学校建设工程、“全面改薄”等工程项目中,该省进一步加大项目资金向贫困地区倾斜力度。2016年以来,共计向贫困地区安排资金147.2亿元,新建改扩建贫困地区农村中小学、幼儿园15335所,为改善贫困地区学校校舍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其中,“全面改薄”工程投入资金61.1亿元,新建改扩建学校8469个;农村中小学建设工程投入资金13.77亿元,新建改扩建学校329个;农村中小学校舍维修长效机制安排资金37.41亿元,改扩建学校3704个;学前三年行动计划投入资金15.09亿元,安排新建改扩建幼儿园项目2499个;普通高中改造计划投入资金16.3亿元,改造普通高中318所;基础教育薄弱县普通高中建设工程投入资金3.53亿元,改造普通高中16所。

  该省通过多种渠道提升农村学校教育质量和内涵发展,特别注重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拓展乡村教师补充渠道、提升乡村教师整体素质、提高乡村教师生活待遇。2016-2018年,为贫困地区招聘特岗教师27350名,定向免费培养小学全科教师4699名,为农村小学教学点培养了一批“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的全科教师,进一步优化了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尤其是教学点师资结构。2017年,服务期满留任的特岗教师占当年招聘人数的87.4%,在中部六个省份中排名第一,超出中部地区平均水平1.5个百分点。实施边远贫困地区和革命老区人才支持计划教师专项计划,每年选派2500名教师开展对口交流支教。加大“国培”“省培”对贫困地区的支持力度,为贫困县培训中小学幼儿园教师65万人次。按照每月乡级100元、村级300元、教学点500元的标准,认真落实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农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安排资金7.25亿元,加快乡村教师周转宿舍建设,建设农村教师周转宿舍12009套,惠及贫困地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教师2.16万名,为贫困地区农村教师“下得来、留得住、教得好”创造了

  三、打好职业教育“技能牌”,着力促进贫困人口就业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教育脱贫攻坚的征程上,河南省不仅从制度上保障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而且还积极发挥职业教育技能培训在脱贫攻坚中“短”“平”“快”的优势,从措施上为建档立卡家庭劳动力提供技术培训,增强其“造血”功能,促进其家庭脱贫,帮助不少家庭实现了“一人就业、全家脱贫”的目标。

  一是加强贫困地区中等职业学校专业、实训基地、“双师”素质教师队伍和信息化建设,2016年以来,累计投入8.6亿元,支持贫困县中等职业学校开展专业、实训基地、“双师”素质教师队伍和信息化建设,为贫困县中等职业学校培训教师2000人次。二是大力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养培训。投入资金1170万元,招收新型职业农民学员1300余人,在田间地头、养殖基地、厂房车间开展教学,面对面、手把手地传授科技知识与技能,造就了一批脱贫致富的明白人、带头人和引路人。三是开设“精准脱贫技能培训班”,投入资金4723.5万元,依托53个贫困县的中等职业学校,持续举办职业教育“精准脱贫技能培训班”,对15300余名贫困家庭成员进行技术技能培训,帮助建档立卡家庭增强“造血”功能。四是实施农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农村学生招生高校专项计划等,提高贫困地区农村学生进入重点高校学习的比例,2016-2017年先后在全省农村贫困地区招生18038人,使更多贫困家庭和农村学生进入了国家或省内重点大学学习。河南省的职业教育助力脱贫攻坚得到了教育部的充分肯定,2017年10月9日,在北京会议中心举行的“2017减贫与发展高层论坛”上,河南省作为省级政府唯一代表作了主旨发言,介绍了我省教育脱贫攻坚工作的经验。

  四、打好高校扶贫“智力牌”,助推贫困地区产业发展

  高校是脱贫攻坚的重要力量和生力军,在脱贫攻坚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智力”优势。近年来,河南省充分发挥高校在人才、科技、咨询等方面的优势,鼓励和引导高校参与脱贫攻坚,围绕贫困地区产业需求,在产业转型升级、员工培训、技术改造等方面开展校企合作,把学校办到了产业集聚区,把专业办到了产业链上,强力推动贫困地区产业转型升级,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发挥高校作用闯出了一条新路。

  一是开设对口专业,一批高校主动与地方产业对接,根据贫困地区产业发展所需设置专业、开设课程,有针对性的为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适才对路的人才。二是开展课题研究,有些高校根据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去选课题,寻找研究路子,充分体现科技服务的思想。三是实施校地结对帮扶活动,确定了53所高校与贫困县开展结对帮扶关系,各有关高校在筹划落实智力帮扶、科技帮扶、培训帮扶、人才帮扶、产销帮扶等“规定动作”外,还立足学校特点和资源,结合帮扶县实际,拓展思路,创新做好“自选动作”。如郑州大学充分发挥附属医院专业技术优势,对卢氏县医疗保健机构进行精准指导,通过从附属医院选派医疗专家上门问诊、接收卢氏县医护人员到附属医院进修等措施,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缓解当地百姓看病难的问题。四是提供技术支持。积极与贫困地区开展各种科技合作,提供技术帮助。如郑州大学与许昌、南阳、周口、驻马店等地合作共建研究院;河南大学帮助贫困地区建立特色农产品产销基地;河南农业大学为贫困地区培养了一批优秀创新创业企业家、优秀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头人、优秀致富带头人和新型职业农民;河南工业大学帮助贫困地区企业将技术产业化,研发的小麦专用粉年利润达410多万元。此外,很多高校还派出驻村“第一书记”等方式,积极支持当地脱贫攻坚工作,为贫困地区发展做出了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