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关于“为什么要找名校毕业生” 的视频走红。
视频里大型企业的HR通过分析一个普通高校毕业生的简历,直接说明了名校和非名校毕业生在职场上的差距并不只是一纸文凭,大学生就业时,名校和非名校文凭里的含金量更是衡量毕业生的标准。这让许多非名校毕业的学生如何是好?他们还敢面对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吗?
每个人从出生就被贴上各种各样正面的标签,仿佛只有按照这些标签去成长,才能长成更茁壮的大树,要“学习好”“懂礼貌”“讲文明”“树新风”,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才是好学生,好不容易熬到高考,考上一本二本都不算优秀,985/211成了对一个人高考、大学生就业乃至一生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但并非所有人都如此努力和幸运,自古以来,落榜、失败伴随着每个人,而没有读过985/211的人就真的没有希望了吗?
今年暑期,985毕业生李文星之死,很多人表示同情,一个名校毕业的高材生误入传销组织而身亡。有人说他是名校出来的,怎么可能?还有人表示唏嘘无言。社会多险恶,这个时代不止是拼智商的时代,杨澜在节目中曾提过:一个人幸福与否,真正还要取决于情商。名校还有文凭的确是大学生进入好单位的敲门砖,可是,你能否认情商不是一个人适应社会更重要的条件吗?
马云没上过名校,但他同样可以成为首富。
王健林还讲过“清华北大不如胆子大”,500强企业也都说学历不重要。
杨宗斌曾指出,不论是否名校出生,学历平均仅会影响职业生涯6.5年,这也意味着在30岁后,之后的工作表现和职场成绩将逐渐取代学历。
还有许许多多我们知道或不知道的名人富翁,也并非全部出自名校。
大学生就业,没有名校一纸毕业证,一样可以离成功越来越近。
都说985/211大学生更优秀,不可置疑,但又不可否认非985/211的大学生就完全没有更多更好的机会,在看《欢乐颂》的时候,经常可以听到关雎尔向安迪抱怨自己不是名校毕业,但她可以用后期的努力来弥补,一样可以在500强企业站稳脚跟儿,虽然这种努力会很吃力,但不是没有希望。大学生就业时,选对平台,学习更多适应社会以及自我发展的能力,一样可以出人头地。
全国应用型人才培养工程致力于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题,解决高校毕业生专业与岗位不对口问题,同时帮助企业更好的寻找有用人才。应用型人才培养工程联合各行业优秀企业制定岗位人才培养标准,将岗位要求引入高校,使学生在校期间即可掌握企业岗位要求,优先对口专业。让大学生更好的适应社会,投入岗位,获取更多选择的机会,开拓更加广阔的人生路程。
项目优势:
1、课程以企业实际岗位需求制定,来源于企业最新的岗位知识,符合企业需求,弥补高校教材和社会需求的代沟;
2、授课老师由经过企业培训的高校老师和企业工程师组成,实践经验丰富,结合高校理论体系,培养学生更加优秀;
3、为学生提供岗前培训,通过学习不同的岗位课程,了解各岗位的工作技能,培养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4、为高校大学生就业提供应用型人才培养整体解决方案。
温馨提示:985/211是很多人梦想的天堂,也是很多人开启美好人生的开始,更是一部分人终生的遗憾,名校一纸毕业证对于大学生就业是重要,绝不是衡量一个人真正优秀或成功的唯一条件。这是一个飞速发展的时代,是挑战一切不可能的时代,是能力大于一切的时代。大学生就业靠的是多方面的能力以及后天的努力,即使你是一只笨鸟,是一只没有攀上名校高枝的笨鸟,一样可以通过后天的选择和努力改变自己人生,不求飞上枝头当凤凰,只求飞得更高。努力吧,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