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全国高校毕业生的人数大概在114万人左右,而今年预计毕业生近800万人,短短十几年,毕业生人数快速增长,且随着产业升级逐渐加快,大学生就业的分布情况也有较大的转变。
从区域分布整体来看,大部分毕业生选择经济较发达的东部沿海城市,尤其以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区域为主,大约占毕业生总人数的65%,但是近年来,由于政策鼓励、西部就业压力相对较小等原因,加上东部地区部分加工制造业逐步向中西部转移,带来中西部大量的就业机会,吸引很多高技术人才,中西部欠发达的地区就业比例有明显的上升,尤其是中原区域,上升幅度最大。
从产业结构分布来看,第三产业所占的比例最大且处于不断上升的趋势,第二产业呈下降趋势,其中,2015届毕业生,在第三产业的就业比例超过60%。第三产业是服务业,具有很大的劳动力需求,这也符合我国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优化产业结构的政策,有利于扩大就业,缓解就业压力,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在第三产业中,医疗、社会服务、护理业等的就业比例上升非常快,这也体现了我国居民近年来对医疗、社会服务等方面的需求增加,因此,对人才的需求也在增加。
在大学生就业过程中,在半年内离职的比例较高,在35%左右。这反映了大学生就业存在不稳定性,对首份工作的选择不够谨慎,对于职业生涯的规划不够完善,甚至缺少规划。
另外,在大学生就业过程中,涌现一部分需要特别关注的困难群体,这部分同学在毕业半年甚至一年的时间仍然处于未就业状态,有的在不断的找工作,但是却不断的碰壁,有的因为挑工作而一时找不到合适的,有的在准备继续求学,有的准备公务员考试,甚至是有的想休息一段时间好好调整自己再选择就业,这部分群体在近年来人数有明显的的增长,需要社会给予共同的关注和帮助,积极疏导,引导树立正确的就业择业观。